刘孝标引《曹瞒传》说“操在军廪谷不足私语主者曰‘何如?’主者
刘孝标引《曹瞒传》说:“操在军,廪谷不足,私语主者曰:‘何如?’主者云:‘可以小斛足之。’操曰:‘善。’后军中言操欺众,操题其主者背以徇曰:‘行小斛,盗军谷。’遂斩之,仍云:‘特当借汝死以厌众心。’其变诈皆此类也。”这个故事后来被《三国演义》采用,穿插在曹操南讨袁术之际,罗贯中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出“主者”姓甚名谁。
不过,这三则故事虽然很吸引人,但没有一个真实可信。第一个故事中,曹操与“所亲”侍从的密约,侍从至死都没有告诉过别人,编故事的人又何从得知?假如曹操的话被人偷听,又怎么能说“左右以为实”?第二个故事中,只要曹操不主动说出实情,谁知道曹操是真睡还是“阳(佯)睡”?第三个故事中,曹操与主事者的对话,既然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私语”,主事者又已经被杀,谁能断定“行小斛”是受曹指使?“特当借汝死以厌众心”,确实暴露了曹操奸诈的本色,可这句话既是对“主者”一个人说的,他们之间只有你知我知,“主者”既已被害,当时又不可能录音,谁又知道曹操曾出此言呢?从裴松之和刘孝标所引《曹瞒传》的只言片语来看,几乎没有一条不是“黑”曹操,仅从书名不称《曹操传》而叫《曹瞒传》,就知道作者的情感倾向。从古至今,社会上稍有风吹草动,最高统治者就会拿大臣做替死鬼,让别人为自己的罪过偿命,这已经是官场上的惯例。即使曹操真的这么干了,也只能说他和别的统治者一样坏,绝不能说只有他一个人特别坏。
曹操的权谋、机诈和狠毒,前两篇小品写得活灵活现。情节固然都经不起后人推敲,可后人何苦又要去推敲呢?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在中国古今政治家中,曹操可能是最有个性的一位,更可能是“故事”最多的一位。爱他的人喜欢编故事说他机智,恨他的人也喜欢编故事骂他奸诈。他在后世被涂抹成了一个反面角色,既不像关羽那样被圣化,也不像诸葛亮那样被神化,因而人们编他的故事百无禁忌。题材上可以从军国大事到儿女情长,态度上可以从无限仰慕到极其厌恶,怎样形象生动,怎样好玩可笑,你就可以怎样虚构编排。
- 用交往他国来作为援助以侍奉大国而求得安定不如治理内部而等待时[图]
- 后人降蜀夏侯渊是魏国大将他本人也在与蜀国的战斗中阵亡那他的儿[图]
- 周武王伐纣打败殷朝微子手持祭器来到军门他露出右臂两手背伏命人[图]
- 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图]
- 渊渊象声词形容鼓声嘒(huì)嘒象声词这里形容管乐之声《诗经[图]
- 属(zhǔ)劝酒洞庭洞庭湖九疑即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境猩猩猩鼯[图]
- 《南渡典仪》车驾幸学讲书官讲讫御药传旨宣坐赐茶凡驾出仪卫有茶[图]
- 再往东二十里叫历儿山历儿山上生长着很多橿树和枥树枥树是方形的[图]
- 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与项羽相距岁余项羽数侵夺汉甬[图]
- 指麾指点评论伧(cāng)粗俗、鄙陋之人移时长时间不屑不介意[图]